
室內紡織品的燃燒是住宅火災發生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根據美國國家防火協會關于美國家庭建筑火災的報告,2007-2011年期間,平均每年每320個家庭中就會發生一起火災。
這些火災導致平均每年有2600人死亡,13200人燒傷,財物損失約72億美元。在美國,廚房(占42%)、起居室(占25%)和臥室(占25%)是發生火災的主要區域,而火災死亡案例的報告主要來自于起居室和臥室火災。家庭火災死亡案例中,軟體家具和床墊引發的火災分別占18%和13%。可見, 紡織品阻燃重要性尤為突出。
有研究表明,阻燃織物允許有更長的逃逸時間 (增加10倍~15倍 ) ,燃燒釋放的熱量只有未阻燃織物的25% ,可使火災造成的損失減少一半;燃燒釋放的有毒氣體與未阻燃織物相比 ,只有后者的1/3(用CO值表示 ) ,并且不產生劇烈濃煙 ,這些對比結果是在室內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測試的。
如上圖,對兩個裝飾性的椅子進行比較 ,一個椅子的椅套經過阻燃整理 ,一個未經整理 ,在完全等同的條件下與火源接觸 ,試驗發現經阻燃整理的椅套允許有 2 2min的逃逸時間 ,而未經阻燃整理的椅套只有 2min的逃逸時間。
在其他紡織品上 ,如窗簾、地毯、床單等,通過恰當的應用阻燃劑 ,可使紡織品發生火災的機率大大降低 ,因而阻止危及人生命的情況發生。紡織品的阻燃整理對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作用遠超其商業意義。國外主要貿易國家很早就意識到這一意義,因此及早地發布了紡織品阻燃法規及標準。
美國早在1953年就通過了《易燃織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先后對其進行了修訂,由美國國會頒布并由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強制執行,該法案主要包含了服裝和室內裝飾用紡織品的燃燒性技術規范,禁止進口、生產和銷售具有高度易燃性的紡織品服裝。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都具有完善的法規和標準來規范相關紡織品的阻燃性能和測試方法,且這些法規的強制性強,標準的適用性強、覆蓋面廣,檢測方法具有多樣性。
我國則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制定紡織品阻燃性能測試方法標準和紡織制品的阻燃產品標準,至今已頒布了三十余項涉及有關紡織品阻燃性能的國家標準。目前以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為主,沒有法規上的要求。我國紡織產品對阻燃的限制相對較少,門檻低,且在方法標準的內容上還不夠詳盡,涉及產品分類較籠統模糊,專用性差。標準的更新速度和制定上還比較緩慢。如對一些紡織品、服裝的阻燃性能標準至今仍然空白(如兒童服裝的阻燃標準)。
前不久,就有國內生產的兒童睡衣因未達到美國關于兒童睡衣的阻燃性標準,具有燒傷兒童的風險而被召回的事件。可見,國內還需要加強對紡織品阻燃技術法規和標準的推動,只有高標準才能推進高品質。
由此可見,紡織品的阻燃性能是相當重要的。經過阻燃整理的紡織品不僅能在關鍵時刻,為被困人員延長逃脫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斷小火的發生,從而避免引起大火的發生。
塑道學苑通過不斷創新,努力成為火安全材料領域一站式服務品牌領導者。充分融合移動互聯新技術的優勢,堅持內容價值性導向的原則,致力于帶給行業人嶄新的知識學習體驗、專業的產品技術服務、全面的產業思維提升,讓更多業內人士專業知識儲備獲得提高,產品技術問題獲得解決,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提升。迄今,塑道學苑已推出內容傳播,交流培訓,材料檢測三大品牌服務。咨詢熱線:0512-62982691
更多信息請訪問塑道學苑官方網站:www.iayo.com.cn